爱居之乐

2017/1/24 22:32:33 人评论 次浏览 分类:王鸿竹

东海有大鹏,名爱居,头高八尺、羽似凤凰,为各国所求。一天爱居飞到鲁国都城,鲁王喜乐非常。为了表示欢迎,特命宫中乐队演奏九韵乐章(古时祭祀大典演奏乐章);准备了最好的宫宴与百年窖藏的美酒。但是三天过去,爱居竟不饮不食、逝然逝去。鲁王不禁捶胸顿足、黯然神伤……

经验总结

关键字:己所不欲、己之所欲

生活中,我们常讲:己所不欲、勿施于人。但是“己之所欲”呢?“施之于人”到底对不对呢?楚王拿出自己认为最好的音乐、酒食献给爱居,但爱居不饮不食、逝然死掉。原因何在?因为楚王不是以鸟养鸟,而是以己养鸟,不知道爱居喜好,便去养鸟,即使再好的人间美食也可能让爱居视作粪土!

落实到企业管理上,不同级别的管理者,都很难保证自己在处理“己”与“人”的关系时不犯错误。 初级管理者容易犯“己所不欲、施之于人”的错误,即自己都认为不太可行的管理制度、方法,硬要员工去执行,结果可想而知。中级管理者容易犯“己所不欲、勿施于人”的错误,即为了能跟员工打成一片,无视管理条例存在,甚至带头违反规定,面对员工犯错、姑息养奸,成就了自己却贻害了企业。高级管理者,特别是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的上层管理者则容易犯“己之所欲、施之于人”的错误,认为只要是先进的管理理念及方法,无需结合企业实际给予论证,就快速落实下去并严格执行,最终造成水土不服。很多民营企业家总乐于高薪聘请海归派管理人士、外资企业高管空降本企业任职总经理,但是新闻报道中太多精通西方管理的专家,在进入民企不到1-2年的时间里,纷纷选择离开的事实,一次次的证明了东西方企业在文化、管理上的差别——好的管理体系未必放之四海而皆准!

综上所述:成熟的管理者,除了应具备扎实的管理学知识、丰富的管理学经验外,还要能理论联同实际,充分掌握所在企业定位及员工现状。再好的想法、理念,也要被众人心甘情愿的接受;再先进的管理体系,都需要经过长期的实践相论证。即使论证通过,也要为计划的展开做好铺垫,防止不利局面的产生及扩散,只有这样,我们的管理才能百尺竿头、更进一步!

原文赏析

昔者海鸟止于鲁郊,鲁侯御而觞之于庙,奏九韶以为乐,具太牢以为膳。鸟乃眩视忧悲,不敢食一脔,不敢饮一杯,三日而死。此以己养鸟也,非以鸟养鸟也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——至乐第十八


上一篇:井底之蛙

下一篇:惠施的大葫芦

相关资讯

    暂无相关的资讯...

共有访客发表了评论 网友评论

验证码: 看不清楚?